随国家教育督导团来到宁夏同心县海如女子中学,大课间活动时间到了,3000多名学生来到操场上,篮球场上、乒乓台前同学们激战正酣,大操场的草地上挥舞着大绳的同学为一个个轮流跳过的同学喊着加油。尽管刮着五六级的大风,却一点也没有影响学生们的体育锻炼。
站在标准的400米塑胶场地边,体育教师杨勇一边指挥学生活动,一边告诉记者,三年前遇到这么大的风,学生就必须得“移师”教室,在教室里做一些广播操或上室内课,现在塑胶场地让体育课基本实现了风雨无阻。
下午,督导团来到同心中学。高二年级的锁小瑞下课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踢足球。“草地很舒服,踢球很享受。”小锁脸上洋溢着幸福。
同心中学校长冯庆科回忆2005年之前学校上体育课的情景是:跑步时,跑在后面的学生就得“吃土”,一堂体育课下来,衣服上尽是灰尘。“2005年,我们学校开始硬化场地,先是炉渣的,后来是水泥的,2009年建成了塑胶场地。塑胶场地的建成,改善了体育设施条件,丰富了体育活动内容,现在学生们最爱上的就是体育课,最喜欢参加的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冯庆科说。
同心县教育局长王国锋深有感触地说:“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时,我们连一块塑胶场地都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就得‘打折’。2009年至2011年间,我县先后建成了六块标准塑胶场地,‘十二五’期间我们力争使所有具备条件的学校基本实现塑胶化,这样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塑胶场地。”
据宁夏教育厅统计,近些年,宁夏先后投入3亿元实施了操场改造工程,共建成178片标准塑胶运动场,全区高中都有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